财经 financial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财经 > 广东外贸连续9个月正增长

新闻

振东制药达霏欣推出中药生发片:中西结合双管齐下,攻克脱发难题 振东制药达霏欣推出中药生发片:中西结合双管齐下...

近年来,脱发问题已成为困扰现代人的一大健康难题。无论是因压力、作息不规律还是遗传因素导致的头发稀...

商业

从连花清瘟的科研数据 管窥其抗甲流疗效 从连花清瘟的科研数据 管窥其抗甲流疗效

创新中药连花清瘟自“非典”研发以来,系统地开展了多项规范、严谨的实验研究与临床研究,围绕甲流等不同...

  • 民间资本融入抗癌、抗新冠药研发,促进民生福祉

    近日,位于广东惠州的台湾韦泰公司拟投资治疗癌症和新冠肺炎BA2.4.5的药物研发中心及药厂项目正式启动。 投资治疗癌症和新冠肺炎BA2.4.5的药物研发中心及药厂项目的韦泰公司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了关于...

  • 国家发改委:培育数字经济新业态 鼓励灵活就业

    国家发展改革委表示,将开展数字经济新业态培育行动,在卫生健康、教育等领域培育新业态,实施灵活就业激励计划,降低灵活就业门槛,鼓励创新创业。 在卫生健康领域,探索推进互联网医疗医保首诊制和预约分诊...

  • 部分实体书店在外卖平台上线 买书几十分钟内可送达

    打开手机里的外卖平台App,搜索想找的书店,把想买的书加进“购物车”结算,几十分钟后,外卖小哥就会把书送到顾客手里。 疫情之下,实体书店面临着众多困难,但改变正在发生。近日,在北京、上海、成都等城市,...

区块链

启动元宇宙全球招聘 METAFX交易所打造全球级外汇交易所 启动元宇宙全球招聘 METAFX交易所打造全球级外汇交...

2022年4月1日,METAFX元宇宙外汇交易所正式启动全球战略,同步上线元宇宙招聘大厅,此次活动在上海进行...

  • 5G与人工智能联合赋能 智迅链演绎区块链技术无限可能

    作为当前最受关注的三大前沿技术,5G、人工智能、区块链无不吸引着全世界关注的目光。目前,5G和人工智能技术日趋成熟,商业应用不断落地,区块链技术也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层面,各种政策利好持续释放,巨大的市场...

  • 广东省首个区块链融资担保项目落地

    近日,广东粤财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下称“粤财控股”)首期区块链+供应链融资担保业务“粤链通”成功落地,这是广东省首个区块链融资担保项目,也是粤财控股与蚂蚁金服共建区块链实验室的首个落地成果。3月20日,在粤...

  • 全球首个对标白银公有链生态BTR正式上线开启空投!

    全球首个对标白银公有链生态BTR(比特白银),将在UTC:2020年2月29日正式上线。并在BTC链619,536区块高度时获取比特币UTXO快照,对全网比特币持币地址进行1比1空投和赠送SID权限。BTR主链上线后,用户只需把在UT...

广东外贸连续9个月正增长

发布时间:2021/08/14 财经 浏览:253

据海关广东分署统计,今年1—7月,广东外贸进出口4.49万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下同)增长20.5%,占全国外贸总值的21.1%。其中,7月,广东外贸进出口6915.5亿元,增长2.7%,自2020年11月起连续第9个月实现正增长。

专家建议,广东接下来应继续推动产品多元化、产品生产技术的升级改造,并坚持市场多元化,做实“一带一路”沿线市场,抗击国际市场动荡风险。同时,用好粤港澳大湾区整体优势,以大湾区为整体实现外贸高质量发展,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机电产品出口占比近七成

今年前7月,广东出口2.72万亿元,增长20.8%;进口1.77万亿元,增长20.1%。与2019年同期相比,进出口、出口、进口分别增长15.2%、15.3%、15.1%。

其中,一般贸易进出口2.36万亿元,增长22.3%,增速较整体快1.8个百分点,占比较去年同期提升0.7个百分点至52.5%。保税物流7101.6亿元,增长20.8%;市场采购出口1989.3亿元,增长25%。

从产品结构看,“广东制造”出口畅旺,民生产品进口持续增长。前7月,广东出口机电产品1.87万亿元,增长22.2%,占比提升至68.9%。同期,进口农产品1077.9亿元,增长11.6%。

亮点与挑战并存。前7月,广东集装箱出口增4.6倍。同期,集成电路进口5924.4亿元,增长25%,占比33.4%。集装箱紧俏、国际海运不畅、“缺芯”等,仍是广东外贸企业面临的难题。

今年以来,外贸面临众多难题,例如国际海运效率低价格高、人民币汇率波动加大、原材料价格上涨抬高企业成本,以及部分地区招工难、用工贵等,导致部分企业“有单不敢接、出口不盈利”。多重挑战下,广东外贸如何增强抗风险能力和发展韧性?

“一方面,要充分利用传统产业优势,推动产品多元化和生产技术升级改造,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来改造传统产业。”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授、国际经济贸易中心主任陈万灵说,“另一方面,还要坚持市场多元化,继续做实‘一带一路’沿线市场。”

陈万灵认为,中国具备能力和条件填补国际产业链的缺失。因此,广东需要进一步加强产业链供应链“补链”的产业规划布局,引导市场、企业进行“补链”,并充分利用自由贸易试验区政策优势,发展保税加工贸易等业态,提升加工贸易技术水平。

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速最快。前7月,广东民营企业进出口2.55万亿元,增长24.4%,占比提升1.8个百分点至56.8%,稳居第一大外贸经营主体地位。

陈万灵建议,企业可通过加强智能制造等现代科学技术应用,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同时充分利用信贷支持助力资金周转,预防资金链断裂。

用好大湾区整体优势带动外贸新突破

今年前7月,广东与主要贸易伙伴进出口均保持两位数增长。其中,对东盟、中国香港、美国、欧盟和中国台湾进出口分别增长22%、18.9%、17.9%、21.9%、22.4%。此外,对RCEP贸易伙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地区进出口分别增长17.5%、22.5%。

“未来广东外贸的突破口和增长点,在于用好粤港澳大湾区整体优势。”广东工业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教授蔡春林认为,广东应进一步携手港澳,以粤港澳大湾区为整体实现外贸高质量发展,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在蔡春林看来,目前世界其他主要湾区的货物贸易主要方式是中间品贸易、跨国公司垂直或横向贸易、产业链内部贸易,贸易和产业融合程度非常高。粤港澳大湾区的货物贸易虽已跻身世界级湾区前列,但在产业链、价值链中的位置仍然不高,制约其贸易链安全和影响力。

蔡春林建议,粤港澳大湾区可探索制定新型贸易产业融合人才计划,加速完善贸易产业融合人才培育社会保障制度;探索制定粤港澳大湾区区域贸易产业法律,从立法上根本解决司法冲突;重点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助推大湾区制造业转型升级,并结合跨境电商推动数字经济发展。

“粤港澳大湾区外贸要实现新突破,关键是推动新兴产业发展,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增强智能制造能力。”陈万灵建议,从珠三角来看,应调整外贸产业结构和布局,满足国际市场新需求,比如可加强生物医药、医疗卫生产品进出口。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