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news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建设“美丽湾区”:粤港澳三地协同打造生态保护屏障

新闻

飞利浦水健康新品发布会现场直击:首创冰热一体、首创新污染过滤技术之后,飞利浦水健康牵头制定净水行业新团标 飞利浦水健康新品发布会现场直击:首创冰热一体、...

2025年4月10日,飞利浦水健康在广州举办「制冰黑科技 净化新升级」全球新品发布会,正式推出行业首款能...

  • @全体毕业生,这4万份打包胶带为你送上毕业祝福!

    蔓蔓日茂,蝉鸣渐起,夏日正当时。 拨穗礼成,当毕业典礼徐徐落幕,也宣告着大学四年的故事将要落下帷幕。在这个充满意义的时刻,淘宝联合全国100多所高校菜鸟驿站,为即将踏上新旅程的毕业生们精心准备了4万...

商业

从连花清瘟的科研数据 管窥其抗甲流疗效 从连花清瘟的科研数据 管窥其抗甲流疗效

创新中药连花清瘟自“非典”研发以来,系统地开展了多项规范、严谨的实验研究与临床研究,围绕甲流等不同...

  • 民间资本融入抗癌、抗新冠药研发,促进民生福祉

    近日,位于广东惠州的台湾韦泰公司拟投资治疗癌症和新冠肺炎BA2.4.5的药物研发中心及药厂项目正式启动。 投资治疗癌症和新冠肺炎BA2.4.5的药物研发中心及药厂项目的韦泰公司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了关于...

  • 国家发改委:培育数字经济新业态 鼓励灵活就业

    国家发展改革委表示,将开展数字经济新业态培育行动,在卫生健康、教育等领域培育新业态,实施灵活就业激励计划,降低灵活就业门槛,鼓励创新创业。 在卫生健康领域,探索推进互联网医疗医保首诊制和预约分诊...

  • 部分实体书店在外卖平台上线 买书几十分钟内可送达

    打开手机里的外卖平台App,搜索想找的书店,把想买的书加进“购物车”结算,几十分钟后,外卖小哥就会把书送到顾客手里。 疫情之下,实体书店面临着众多困难,但改变正在发生。近日,在北京、上海、成都等城市,...

区块链

启动元宇宙全球招聘 METAFX交易所打造全球级外汇交易所 启动元宇宙全球招聘 METAFX交易所打造全球级外汇交...

2022年4月1日,METAFX元宇宙外汇交易所正式启动全球战略,同步上线元宇宙招聘大厅,此次活动在上海进行...

  • 5G与人工智能联合赋能 智迅链演绎区块链技术无限可能

    作为当前最受关注的三大前沿技术,5G、人工智能、区块链无不吸引着全世界关注的目光。目前,5G和人工智能技术日趋成熟,商业应用不断落地,区块链技术也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层面,各种政策利好持续释放,巨大的市场...

  • 广东省首个区块链融资担保项目落地

    近日,广东粤财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下称“粤财控股”)首期区块链+供应链融资担保业务“粤链通”成功落地,这是广东省首个区块链融资担保项目,也是粤财控股与蚂蚁金服共建区块链实验室的首个落地成果。3月20日,在粤...

  • 全球首个对标白银公有链生态BTR正式上线开启空投!

    全球首个对标白银公有链生态BTR(比特白银),将在UTC:2020年2月29日正式上线。并在BTC链619,536区块高度时获取比特币UTXO快照,对全网比特币持币地址进行1比1空投和赠送SID权限。BTR主链上线后,用户只需把在UT...

建设“美丽湾区”:粤港澳三地协同打造生态保护屏障

发布时间:2019/03/21 新闻 浏览:652

3月20日,初春时节,深圳南山和香港新界之间的深圳湾里热闹非凡,十万多只鹭、鸥、雁等候鸟在这里成群聚集,或在滩涂沐浴阳光,或在海面徘徊觅食,众多游客来到这里游玩、观赏……
深圳湾是候鸟从西伯利亚迁徙至澳大利亚的重要“中转站”和“加油站”,每年10月至次年3月,上百种候鸟来此停歇。如今,这里已成为深港边界最具特色的风景线。
曾几何时,这里让候鸟们“避而远之”。
“在城市发展早期,人们盲目向深圳河里排放废水、废料,致使深圳河和深圳湾里鱼虾等生物资源持续减少,越冬候鸟一年比一年少。”深圳红树林基金会副秘书长李燊介绍说。
深圳河是深港两地的界河,向东汇入深圳湾。为保护好深港之间这块共同的生态屏障,20世纪80年代,深港分别在深圳湾两侧设立了深圳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和香港米埔自然保护区,划定了湿地保护红线,同时开展清淤还湖、红树林补植、鸟类保护等一系列生态修复和保护措施。
“香港米埔自然保护区的团队给予我们技术指导和协助,我们也在积极倡导和推动两地间的滨海湿地保护网络合作。”李燊介绍,深港两地还通过每年一届的深港滨海湿地保育论坛,探讨湿地保育问题。
1995年,深港两地政府还启动了联合治理深圳河工程,20多年来,先后完成了河道清淤、堤防巩固、排污口整治、水面保洁等一系列工程。
“自去年12月以来,深圳河河口断面水质达标,连续达到地表水Ⅴ类,深港合作治河取得积极成效,预计今年深圳河水质还将有大幅提升。”深圳市治理深圳河办公室工作人员介绍说,近年来,随着深圳河湾流域水质改善,这片海域还吸引了白海豚、水母回归栖息。
深圳湾的生态修复正是粤港澳大湾区协同打造生态保护屏障的缩影。如今,粤港澳三地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合作正持续深入开展。
澳门自2008年起每年举办澳门国际环保合作发展论坛及展览,促进泛珠三角地区与国际市场间的环保商业、技术及信息交流;在澳门路氹城生态保护区,澳门市政署与中山大学合作开发的红树林整株移植法获国家专利,加速了红树林的扩散生长速度,有利于保持澳门滩涂湿地,对整个珠江口的生态保护都有借鉴意义。
如今,澳门已与广东、香港形成环保交流合作常态机制,参与了粤港澳珠江三角洲区域空气监测网络的建设和管理工作。
今年1月,香港渔护署专家考察团来深圳开展实地考察,并与深圳市城管局达成一致意见,双方将在自然教育与保育、梧桐山-红花岭生态廊道建设以及大深圳湾湿地系统保育等方面建立合作机制。
今年2月,《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发布。以“美丽湾区”为目标,规划纲要提出大湾区打造生态防护屏障的一系列措施,包括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构建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建设沿海生态带、开展滨海湿地跨境联合保护等。
“这为粤港澳大湾区的绿色发展规划出了新的蓝图。”深圳市生态环境局负责人介绍,目前粤港澳三地正在按照《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共同编制《粤港澳大湾区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三地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合作将迈上新台阶。
在全国政协常委、香港中华总商会会长蔡冠深看来,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国参与全球竞争的主力区域,近年来在生态环境保护取得一定成效,但在可持续发展方面面临挑战,各项生态环境指标与其他世界湾区相比,仍有差距。他建议,粤港澳三地应创新体制机制,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科研机构和企业等各方优势,推进大湾区绿色发展。
“大湾区核心城市科技创新基础较好,但生态环保科研力量分散。因此需要建立联动和合作机制,大湾区环境污染才能得到系统化治理,大湾区才能真正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蔡冠深说。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