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十亿善款,三十二年坚守:振东制药公益“长城”这样建成
如果说慈善事业是企业责任感的一个缩影。那么振东制药的慈善“侧写”便是大爱无疆。山西振东健康产业集团自太行山深处诞生,稳扎稳打、守正创新,跻身中国药企中流砥柱行列。引导旗下公益扶贫办凝聚共识、加强合作...
商业
-
民间资本融入抗癌、抗新冠药研发,促进民生福祉
近日,位于广东惠州的台湾韦泰公司拟投资治疗癌症和新冠肺炎BA2.4.5的药物研发中心及药厂项目正式启动。 投资治疗癌症和新冠肺炎BA2.4.5的药物研发中心及药厂项目的韦泰公司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了关于...
-
国家发改委:培育数字经济新业态 鼓励灵活就业
国家发展改革委表示,将开展数字经济新业态培育行动,在卫生健康、教育等领域培育新业态,实施灵活就业激励计划,降低灵活就业门槛,鼓励创新创业。 在卫生健康领域,探索推进互联网医疗医保首诊制和预约分诊...
-
部分实体书店在外卖平台上线 买书几十分钟内可送达
打开手机里的外卖平台App,搜索想找的书店,把想买的书加进“购物车”结算,几十分钟后,外卖小哥就会把书送到顾客手里。 疫情之下,实体书店面临着众多困难,但改变正在发生。近日,在北京、上海、成都等城市,...
区块链
-
5G与人工智能联合赋能 智迅链演绎区块链技术无限可能
作为当前最受关注的三大前沿技术,5G、人工智能、区块链无不吸引着全世界关注的目光。目前,5G和人工智能技术日趋成熟,商业应用不断落地,区块链技术也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层面,各种政策利好持续释放,巨大的市场...
-
广东省首个区块链融资担保项目落地
近日,广东粤财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下称“粤财控股”)首期区块链+供应链融资担保业务“粤链通”成功落地,这是广东省首个区块链融资担保项目,也是粤财控股与蚂蚁金服共建区块链实验室的首个落地成果。3月20日,在粤...
-
全球首个对标白银公有链生态BTR正式上线开启空投!
全球首个对标白银公有链生态BTR(比特白银),将在UTC:2020年2月29日正式上线。并在BTC链619,536区块高度时获取比特币UTXO快照,对全网比特币持币地址进行1比1空投和赠送SID权限。BTR主链上线后,用户只需把在UT...
2025年底广东涉农贷款余额将超2万亿
发布时间:2021/12/24 财经 浏览:209
12月22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发布《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金融 支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下称《实施意见》),对未来4年广东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工作全面擘画。
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广东有了“施工图”。《实施意见》提出多个目标任务:到2025年底,广东涉农贷款余额超2万亿元,累计超过600家农业企业在广东股权交易中心“广东乡村振兴板”挂牌,政策性农业融资担保业务在各地级以上市和主要农业大县全覆盖,基本实现省内主要优势特色农产品保险全覆盖、有信贷需求的农户信用建档全覆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用体系全覆盖、基层移动支付应用乡镇全覆盖。
▶▷聚焦农业“芯片”
建立种业振兴融资绿色通道对接制度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记者留意到,《实施意见》专门提出建立种业振兴融资绿色通道对接制度。遴选重点种业企业和育种基础性研究、农业生物育种重大科技项目,充分发挥各级涉农资金、土地出让收入、广东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基金等资金撬动作用,引导天使投资、风险投资、创业投资、信托基金等社会资本增加投入,促进银行机构加大中长期信贷投放。加强广东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基金与广东省种业集团合作,发挥国有基金资本优势与集团业务优势,对种业企业进行股权投资和业务支持。
▶▷促进直接融资
培育一批高质量涉农上市公司
为促进涉农经营主体进行直接融资,《实施意见》提出,支持涉农经营主体通过资本市场融资。鼓励上市公司、私募创投机构等市场主体设立或参与市场化运作的乡村振兴产业投资基金,通过注资、入股等方式支持乡村振兴产业项目。鼓励银行、基金公司等各类市场主体积极与各级乡村振兴基金开展合作,盘活村镇资源要素。稳妥推进“保险+期货”试点,推动广东特色农产品成为期货交易品种,发挥期货公司及其风险管理子公司专业优势,支持涉农经营主体利用期货市场开展套期保值,探索建立涉农信贷、农业保险和农产品期货(期权)联动机制。建立涉农企业上市挂牌后备资源库,设立融资白名单制度,加强分类培育和上市辅导,支持符合条件的涉农企业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对政策扶持范围内的涉农企业开通上市“绿色通道”,培育一批高质量涉农上市公司。
▶▷破解抵质押物难题
推广“活体抵押+保单增信+银行授信”融资模式
一直以来,缺乏抵质押物等问题是涉农主体获得金融服务的掣肘之一。对此,《实施意见》指出,积极拓宽农业抵质押物范围。支持银行机构推广温室大棚、养殖圈舍、大型农机具等抵押融资和生猪、肉牛、水产等“活体抵押+保单增信+银行授信”融资模式,依托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为涉农市场主体提供农业设施装备、存货、牲畜水产活体等各类动产融资服务。完善大型农机具、农业生产设施和加工设备金融租赁服务。鼓励银行机构大力开发额度小、频度高、季节性和时效性强的信用类贷款产品,逐步提高信用贷款发放比重。鼓励开展涉农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完善政、银、保、担、评多方合作机制。各级政府应积极探索建立涉农经营主体贷款风险保障基金,完善涉农信贷担保体系。
▶▷发挥农险功能
在产粮大县开展水稻完全成本保险试点
农业保险是农业的“稳定器”和“安全网”,《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强化农业农村保险保障功能。根据国家工作部署,积极探索在省内产粮大县开展水稻完全成本保险试点,支持有条件的地区积极开办种猪、水产种苗以及蔬菜、油料、特色水果制种保险。支持各地结合自身实际,创新创设地方特色险种。保持三大粮食作物政策性险种补贴水平总体不变,逐步减免粤东粤西粤北三大粮食作物中央政策性险种县级财政补贴配套资金。探索运用保险机制推进撂荒地复耕复种,支持拓展撂荒地复耕复种贷款产品。依法严格控制农村地区现有保险机构网点撤并,以政策性农业保险拓展为载体,完善农业保险协保体系。将农业保险纳入农业灾害事故防范救助体系,探索建立农业保险保防救赔一体化服务流程。支持保险机构运用科技手段,提升承保理赔效率和服务能力。
上一篇: 广州累计发放资本市场奖励补贴超4亿元
下一篇: 保险中介对外开放激活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