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financial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财经 > 硬科技何以跑出高质量?解锁科创板公司“成长密码”

新闻

南北滋味共鸣|滋味家巡礼记青海首场启幕 南北滋味共鸣|滋味家巡礼记青海首场启幕

祁连山下的青稞田唱响着丰收的号角, 岭南的温润气息跨越山海。 2025年9月22日, “滋味家巡礼记—— 中国双...

  • 振东制药达霏欣推出中药生发片:中西结合双管齐下...

    近年来,脱发问题已成为困扰现代人的一大健康难题。无论是因压力、作息不规律还是遗传因素导致的头发稀疏、早白甚至全秃,消费者对安全、高效的生发解决方案需求愈发迫切。在此背景下,深耕脱发领域22年的达霏欣...

商业

从连花清瘟的科研数据 管窥其抗甲流疗效 从连花清瘟的科研数据 管窥其抗甲流疗效

创新中药连花清瘟自“非典”研发以来,系统地开展了多项规范、严谨的实验研究与临床研究,围绕甲流等不同...

  • 民间资本融入抗癌、抗新冠药研发,促进民生福祉

    近日,位于广东惠州的台湾韦泰公司拟投资治疗癌症和新冠肺炎BA2.4.5的药物研发中心及药厂项目正式启动。 投资治疗癌症和新冠肺炎BA2.4.5的药物研发中心及药厂项目的韦泰公司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了关于...

  • 国家发改委:培育数字经济新业态 鼓励灵活就业

    国家发展改革委表示,将开展数字经济新业态培育行动,在卫生健康、教育等领域培育新业态,实施灵活就业激励计划,降低灵活就业门槛,鼓励创新创业。 在卫生健康领域,探索推进互联网医疗医保首诊制和预约分诊...

  • 部分实体书店在外卖平台上线 买书几十分钟内可送达

    打开手机里的外卖平台App,搜索想找的书店,把想买的书加进“购物车”结算,几十分钟后,外卖小哥就会把书送到顾客手里。 疫情之下,实体书店面临着众多困难,但改变正在发生。近日,在北京、上海、成都等城市,...

区块链

启动元宇宙全球招聘 METAFX交易所打造全球级外汇交易所 启动元宇宙全球招聘 METAFX交易所打造全球级外汇交...

2022年4月1日,METAFX元宇宙外汇交易所正式启动全球战略,同步上线元宇宙招聘大厅,此次活动在上海进行...

  • 5G与人工智能联合赋能 智迅链演绎区块链技术无限可能

    作为当前最受关注的三大前沿技术,5G、人工智能、区块链无不吸引着全世界关注的目光。目前,5G和人工智能技术日趋成熟,商业应用不断落地,区块链技术也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层面,各种政策利好持续释放,巨大的市场...

  • 广东省首个区块链融资担保项目落地

    近日,广东粤财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下称“粤财控股”)首期区块链+供应链融资担保业务“粤链通”成功落地,这是广东省首个区块链融资担保项目,也是粤财控股与蚂蚁金服共建区块链实验室的首个落地成果。3月20日,在粤...

  • 全球首个对标白银公有链生态BTR正式上线开启空投!

    全球首个对标白银公有链生态BTR(比特白银),将在UTC:2020年2月29日正式上线。并在BTC链619,536区块高度时获取比特币UTXO快照,对全网比特币持币地址进行1比1空投和赠送SID权限。BTR主链上线后,用户只需把在UT...

硬科技何以跑出高质量?解锁科创板公司“成长密码”

发布时间:2021/09/14 财经 浏览:234

331家科创板上市公司中,有三成净利润增幅翻倍、56家公司营收翻倍;16家未盈利企业的营收增长近130%,净利润进一步减亏16.36亿元……带着科创板最新出炉的半年报,上海证券报记者走进一家家具有代表性的科创板公司,解锁硬科技高质量发展背后的三大“成长密码”。

成长密码一:硬科技要“上得来”

硬科技的高成长离不开丰沃的资本“土壤”。科创板开市两年时间,各行各业的硬核“先锋”接踵而至,促使科创板逐渐成为融通科技、资本与实业的血脉枢纽。“试验田”包容、多元、适宜的环境,让硬科技得以迅速落地生根、茁壮成长。

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8月31日,累计有331家公司在科创板上市,募集资金总额4065.08亿元,涵盖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及节能环保六大行业,形成了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两大优势产业集群。

上市后,科创板公司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平台,加快释放技术、品牌、市场优势,不断交出新成绩。2021年上半年,科创板公司共计实现营业收入3040.50亿元、归母净利润433.1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5.14%和105.24%。其中,超九成公司实现营收增长,56家公司营收实现翻番,两成公司营业收入超过10亿元;超七成公司归母净利润实现增长,三成公司净利润增幅达到100%以上,最高增幅达到743倍。

凭借两款新冠检测试剂新品获德国认证,热景生物外贸订单爆发式增长,促使公司上半年净利润增长超过7倍;之江生物上市之后,充分利用融资优势,快速取得多项技术突破,成功研发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集多种创新技术于一体的全自动、高通量、高度生物安全的核酸检测系统“青耕一号”,在全自动核酸检测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同时,公司还开发了新冠病毒治疗性双特异抗体药物SYZJ001,目前正在积极准备中美双报新药申请。

在科创板的助力下,一批特殊的“硬科技”公司新征程精彩纷呈。截至8月底,已有19家上市时未盈利企业、4家红筹企业、2家特殊股权结构企业和1家发行存托凭证企业登陆科创板。2021年上半年,这些企业整体营收增幅达到56.82%。其中,16家未盈利企业合计实现营业收入111.74亿元,同比增长129.46%;归母净利润-18.39亿元,较上年同期进一步减亏16.36亿元。

令人欣喜的是,在“试验田”的精心培育下,一批未盈利的上市企业创新成果迭出。康希诺与军科院联合研发的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在国内获准上市注册,公司上半年取得营业收入20.61亿元、归母净利润9.37亿元,实现扭亏为盈;艾力斯用于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国家1类新药伏美替尼正式获批上市销售,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21亿元,净亏损收窄四成。

成长密码二:募资保障“站得稳”

“硬科技”的高成长得益于资金“活水”的“灌溉”。上市后,募集资金为科创板公司持续创新研发、加快市场扩张提供有力支撑,促进公司能够持续保持核心优势,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

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6月30日,301家科创板上市公司首发募投项目合计1284个,计划投资总额3167亿元,其中有超过一半的项目具有研发性质,计划投入募资金额占比67%,体现了科创板的“硬科技”特色。半年报显示,301家公司已累计投入募集资金1373.28亿元,占预计募投项目总额的43%。

“科创板上市为公司未来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上市一年来,我们加快了BD团队建设和项目引进,加大了研发投入和创新药布局,并积极国际化进程。”苑东生物董事长王颖告诉记者,根据战略规划,公司计划在成都和苏州成立两只医药产业投资基金,主要聚焦于生物医药领域,重点投向高价值的创新药、生物药项目。

走进泰坦科技的新基地,到处洋溢着一股新气象。新的实验室在不断扩充,新的研发、销售队伍在日益壮大,新的客户在陆续登门,新的市场网点在西南、华南、华北、华中渐次铺开……泰坦科技总经理张庆向记者表示,上市后有了募资平台,真正让创新创业者能够“创新无忧”。

整体来看,科创公司的募投项目,或是加码研发端,努力实现技术突破;或是加速产能扩张,积极提高市场占有率;或是补充流动资金,为主营业务发展积蓄能量。两年来,不少科创板公司的IPO募投项目已陆续取得重大进展,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源源不断注入新动能。

天合光能斥资5.25亿元投入“铜川光伏发电项目”,截至2020年底,该项目已经投产并产生经济效益1.13亿元;澜起科技在津逮服务器CPU项目上投入4.2亿元,2020年其平台产品线实现销售收入2965.01万元,同比增长82.17%,使企业的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高;安集科技的“集成电路材料基地项目”计划投资9.41亿元,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已经完成投资7.56亿元,投资进度80.33%,预计2021年底可以完工投产,并产生经济效益。

成长密码三:研发助力“走得远”

创新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科创板公司只有不断创新研发,练就“硬本领”,才能助力公司在高质量发展之路上行稳致远。

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科创板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合计研发投入金额达到254.03亿元,平均研发投入强度达到14%(即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其中,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行业研发投入强度居前,微芯生物等26家公司超过30%。

中芯国际上半年研发投入超过19亿元,居科创板公司规模之首。据悉,公司在研项目包括22纳米低功耗工艺平台、28纳米射频工艺平台、嵌入式闪存平台工艺(eFlash)等项目,用于消息电子、工业控制、物联网等领域,相关项目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与高比例的研发投入相对应,科创企业普遍拥有高水平的研发团队。据了解,科创板上市公司已拥有近10万人的科研队伍,研发人员平均占公司员工总数的三成,中芯国际、中国通号等16家公司研发团队规模在千人以上,其中中芯国际的研发团队包括200多名博士。

“2020年底,公司研发人员有300多人。随着公司上市,预计今年将接近500人。”翔宇医疗董事长何永正告诉记者。

在高强度研发投入和高水平研发团队合力下,一个个创新硕果不断迸发。华润微自主研发的新一代高性能中低压功率MOSFET产品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器件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泽璟制药自主研发的1类新药多纳非尼片获批上市,是我国药企研发上市的第一个肝癌一线治疗小分子靶向创新药物;铁建重工陆续投产国产首台超强脱困型TBM、国产最大直径土压平衡盾构机等高质量产品,为国内外重大工程源源不断地输送“国之重器”。

多元包容的上市标准、有序推进的募投项目、持续高强度的研发投入,让科创企业“上得来”“站得稳”“走得远”,让科创板日益成为我国科技力量汇聚的高地,成为“硬科技”企业上市的首选地。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