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来者不惧”中线投篮挑战PK赛火热来袭!十万大奖引...
2025国际篮联女篮亚洲杯即将热血开战!7月9日,深圳街头一个特殊的车队,吸引了众人的眼光。伊利“来者不惧,投一球赢十万奖金”的横幅格外醒目。海报上的巨额奖金吸引了大批普通市民的关注。让即将于7月...
商业
-
民间资本融入抗癌、抗新冠药研发,促进民生福祉
近日,位于广东惠州的台湾韦泰公司拟投资治疗癌症和新冠肺炎BA2.4.5的药物研发中心及药厂项目正式启动。 投资治疗癌症和新冠肺炎BA2.4.5的药物研发中心及药厂项目的韦泰公司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了关于...
-
国家发改委:培育数字经济新业态 鼓励灵活就业
国家发展改革委表示,将开展数字经济新业态培育行动,在卫生健康、教育等领域培育新业态,实施灵活就业激励计划,降低灵活就业门槛,鼓励创新创业。 在卫生健康领域,探索推进互联网医疗医保首诊制和预约分诊...
-
部分实体书店在外卖平台上线 买书几十分钟内可送达
打开手机里的外卖平台App,搜索想找的书店,把想买的书加进“购物车”结算,几十分钟后,外卖小哥就会把书送到顾客手里。 疫情之下,实体书店面临着众多困难,但改变正在发生。近日,在北京、上海、成都等城市,...
区块链
-
5G与人工智能联合赋能 智迅链演绎区块链技术无限可能
作为当前最受关注的三大前沿技术,5G、人工智能、区块链无不吸引着全世界关注的目光。目前,5G和人工智能技术日趋成熟,商业应用不断落地,区块链技术也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层面,各种政策利好持续释放,巨大的市场...
-
广东省首个区块链融资担保项目落地
近日,广东粤财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下称“粤财控股”)首期区块链+供应链融资担保业务“粤链通”成功落地,这是广东省首个区块链融资担保项目,也是粤财控股与蚂蚁金服共建区块链实验室的首个落地成果。3月20日,在粤...
-
全球首个对标白银公有链生态BTR正式上线开启空投!
全球首个对标白银公有链生态BTR(比特白银),将在UTC:2020年2月29日正式上线。并在BTC链619,536区块高度时获取比特币UTXO快照,对全网比特币持币地址进行1比1空投和赠送SID权限。BTR主链上线后,用户只需把在UT...
规范保险资金参与证券出借业务 资本市场供需结构再优化
发布时间:2021/12/22 财经 浏览:224
近日,中国银保监会印发了《关于保险资金参与证券出借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对保险资金参与证券出借业务做出详细规范。
证券出借业务俗称“融券”,是境内外资本市场提高二级市场流动性的常见交易制度,发展较为成熟。截至2020年末,全球证券借贷业务存量规模已达2.3万亿欧元。在境内市场,债券出借和转融通证券出借业务发展较为迅速,截至今年9月末,境内债券借贷规模8041亿元,境内转融通出借余额1692亿元,社保基金、商业银行、证券公司、公募基金等市场主体均已获准参与。
银保监会有关负责人表示,保险资金作为资本市场重要参与者,债券、股票等证券资产持有期限较长、存量规模较大,具有盘活存量资产、提升投资收益的需求。《通知》的制定,有利于丰富保险资金的运用方式,更好发挥保险资金机构投资者作用,优化资本市场供需结构,提升市场流动性和活跃度。
来自银保监会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0月末,保险资金运用余额22.58万亿元,其中债券为8.83万亿元,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为2.77万亿元,两者合计11.6万亿元。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保险资金参与证券出借,能够有力缓解融券业务券源不足的瓶颈,优化资本市场供需结构。保险资金秉承长期投资、价值投资、核心投资理念,始终践行机构投资者责任。通过参与证券出借业务,进一步丰富业务参与主体,有利于服务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资金运用部负责人贾钰峰在接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一方面,证券出借业务对于保险资金来讲是相对稳健的投资选项。证券出借业务无论在境外还是境内,发展都比较成熟。另一方面,保险资金是资本市场的重要机构投资者。在海外,保险机构也是市场上重要的券源供给方。
从《通知》的内容看,主要是对保险机构参与证券出借业务的决策管理流程进行规范,具体内容涉及以下三个层面:一是设置差异化监管标准,坚持分类监管导向。一方面限制偿付能力、资产负债管理能力等未达标的保险机构参与证券出借业务,另一方面引导保险机构加强交易对手管理,根据业务模式、风险程度的差异,设定不同的交易对手标准,切实防范信用风险。二是强化审慎监管理念,建立资产担保机制。对无中央对手方的证券出借业务,要求证券借入方提供担保,规定担保物类型及担保比例下限,强调担保比例持续达标,增强资产安全性。三是加强合规管理要求,压实机构主体责任。明确保险机构参与证券出借业务在会计处理上不终止确认、在保险资金运用比例监管上不放松要求,压实保险机构在经营决策、交易对手管理、资产担保、资产托管、合规管理、风险管理、关联交易等方面的主体责任。
同时,《通知》明确,参与股票出借业务的保险机构应当具备股票投资管理能力且持续符合监管要求,参与债券出借业务的保险机构应当具备信用风险管理能力且持续符合监管要求。保险资管协会相关负责人也表示,在参与证券出借业务过程中,保险机构有了更大的自主决策空间,但是并不意味着放松了风险管控的要求,保险机构作为证券出借人应当加强风险识别、计量、评估与管控,定期对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交易对手集中度风险等进行压力测试,对交易额度实施动态管理和调整等,坚持严控风险的底线思维。
截至11月30日,保险集团(控股)公司和保险公司中,有78家具备信用风险管理能力,有37家具备股票投资管理能力,而绝大多数的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也具备上述两项投资管理能力,市场主体广泛。因此,有分析人士认为,保险机构基于自身投资需求的考虑,会对该政策给予高度重视,而不同资产规模、不同负债特征的公司应针对自身特点,研究制定证券出借业务的投资计划、操作流程以及内控制度,稳健合规推进业务发展。相信未来各类保险机构对于证券出借业务的参与度将逐步提高。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政策出台贯彻了“放管服”改革要求,不为新业务增设行政许可事项,赋予保险机构自主决策的更大空间。《通知》还要求保险机构遵守国务院金融管理部门、银行间市场和证券交易所市场以及业务所在国家或地区的法律法规、监管规定、自律规则,避免与现行政策相冲突。与此同时,政策坚持严控风险的底线思维。一方面要求建立资产担保机制。另一方面强化合规管理要求,压实保险机构在经营决策、借入人管理等方面的主体责任。
展望未来,贾钰峰认为,政策的出台一方面有助于盘活保险资金长期持有的存量资产并增厚其投资组合收益;另一方面有望扩大融券业务市场规模,提升市场流动性和活跃度。
银保监会有关负责人也表示,将持续加强保险资金参与证券出借业务的监管,做好风险监测、识别和预警,引导保险机构强化投资管理能力建设,更好服务资本市场发展。
下一篇: 证监会拟修订沪伦通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