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十亿善款,三十二年坚守:振东制药公益“长城”这样建成
如果说慈善事业是企业责任感的一个缩影。那么振东制药的慈善“侧写”便是大爱无疆。山西振东健康产业集团自太行山深处诞生,稳扎稳打、守正创新,跻身中国药企中流砥柱行列。引导旗下公益扶贫办凝聚共识、加强合作...
商业
-
民间资本融入抗癌、抗新冠药研发,促进民生福祉
近日,位于广东惠州的台湾韦泰公司拟投资治疗癌症和新冠肺炎BA2.4.5的药物研发中心及药厂项目正式启动。 投资治疗癌症和新冠肺炎BA2.4.5的药物研发中心及药厂项目的韦泰公司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了关于...
-
国家发改委:培育数字经济新业态 鼓励灵活就业
国家发展改革委表示,将开展数字经济新业态培育行动,在卫生健康、教育等领域培育新业态,实施灵活就业激励计划,降低灵活就业门槛,鼓励创新创业。 在卫生健康领域,探索推进互联网医疗医保首诊制和预约分诊...
-
部分实体书店在外卖平台上线 买书几十分钟内可送达
打开手机里的外卖平台App,搜索想找的书店,把想买的书加进“购物车”结算,几十分钟后,外卖小哥就会把书送到顾客手里。 疫情之下,实体书店面临着众多困难,但改变正在发生。近日,在北京、上海、成都等城市,...
区块链
-
5G与人工智能联合赋能 智迅链演绎区块链技术无限可能
作为当前最受关注的三大前沿技术,5G、人工智能、区块链无不吸引着全世界关注的目光。目前,5G和人工智能技术日趋成熟,商业应用不断落地,区块链技术也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层面,各种政策利好持续释放,巨大的市场...
-
广东省首个区块链融资担保项目落地
近日,广东粤财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下称“粤财控股”)首期区块链+供应链融资担保业务“粤链通”成功落地,这是广东省首个区块链融资担保项目,也是粤财控股与蚂蚁金服共建区块链实验室的首个落地成果。3月20日,在粤...
-
全球首个对标白银公有链生态BTR正式上线开启空投!
全球首个对标白银公有链生态BTR(比特白银),将在UTC:2020年2月29日正式上线。并在BTC链619,536区块高度时获取比特币UTXO快照,对全网比特币持币地址进行1比1空投和赠送SID权限。BTR主链上线后,用户只需把在UT...
扫码点餐取代人工点餐 互联网生活真的更便利了吗?
发布时间:2021/07/15 消费 浏览:252
享受互联网的便利,你需要让渡多少权利?
扫码点餐,支付“二选一”……互联网正在改变生活。在带来便利的同时,流程繁琐、强制关注、个人信息过度收集等问题也饱受诟病。老年人等对智能手机不熟悉的群体,面对日趋数字化、智能化的生活更是很难适应。互联网时代,你的生活更便利了吗?为了便利,你又需要付出什么?
“虽然提供了便利,但不能添堵。”业内人士指出,在扫码点餐、扫码支付等场景下,商家有意设置门槛,是为了缩减经营成本并获取更多的个人信息,也给消费者带来了不便和损害。
有律师强调,无论是位置、相册、通讯录权限,还是人脸、虹膜、指纹等生物信息,商家均应在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目的和范围内收集、使用,必须严格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
扫码点餐还要提供个人信息
《工人日报》记者在北京多家餐厅走访发现,诱导扫码点餐或变相取消人工点餐的现象比较普遍。
“建议扫码点餐,可以优惠10元。”在北京市海淀区的一家餐厅,服务员一边忙碌地上菜,一边对顾客说。在朝阳区的一家湘菜馆,服务员称纸质菜单只有招牌菜的图片,想看全部菜品,必须进入手机自助点餐界面。
在一家连锁餐饮企业,记者看到,消费者均被告知需要扫码点餐。对于不会操作的老年人,服务员会手把手地帮助注册会员,并在小程序上点餐。
“商家为了自身利益,变相取消人工点餐,考虑过消费者是否便利吗?”在采访中,不少消费者表示,不熟悉或不愿意使用扫码点餐的,仍需要再次寻求人工服务,造成更多不便。
多位老年人向记者反映,扫码点餐操作流程繁琐、界面设计眼花缭乱,很难适应。
有业内人士指出,扫码点餐为商家节约了人工成本,消费数据同步沉淀到后台,为商家后续推送营销活动等提供了支持。
“个人信息收集不能过度,要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如果不扫码就不能点餐,商家涉嫌侵犯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过度索取个人信息也违反了网络安全法等法律法规中对个人信息保护的相关条款。”德恒(重庆)律师事务所律师赵长江说。
支付“二选一”
随着电子支付方式的普及,很多商场超市都推出了自助扫码付款的服务,给消费者提供了更多选择。不过,在一些商家,不少消费者在结账时才会发现,自己与成功付款之间,还隔着一个APP(应用软件)。
“抱歉,您必须下载我们的APP才能扫码结账。”在北京一家超市,工作人员张琳(化名)向记者介绍说,超市的支付方式分为现金支付和电子支付,选择电子支付必须下载该企业APP。对于为何不能使用其他常见的电子支付方式,她解释,是商业原因。
“下载APP、关注公众号才能付款是商家自行给扫码增加了流程。其中有利可图,是一种越权行为。商家由此能获取到个人信息,消费者的购物行为也会在网上留痕,这些都可以为营销等活动提供支持。”数码评论员黄浩说。
“如果每到一个商超购物,就要下载一款APP,我的手机内存早就不够用了。”有消费者认为,部分企业没有从服务、便利消费者的角度设计商业模式,而是希望重塑消费者的购物习惯,以达到自身商业目的。
“如果商家和平台利用优势地位、垄断地位,要求消费者必须下载特定APP才能扫码付款,实际上就是反不正当竞争法和反垄断法中的‘二选一’行为。”上海正策律师事务所律师董毅智表示,“‘二选一’对消费者权益的损害非常大,会让消费者丧失选择的权利。”
6月1日,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价格监督检查和反不正当竞争局负责人陈志江表示,该局将深入推进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执法。
上一篇: 上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