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十亿善款,三十二年坚守:振东制药公益“长城”这样建成
如果说慈善事业是企业责任感的一个缩影。那么振东制药的慈善“侧写”便是大爱无疆。山西振东健康产业集团自太行山深处诞生,稳扎稳打、守正创新,跻身中国药企中流砥柱行列。引导旗下公益扶贫办凝聚共识、加强合作...
商业
-
民间资本融入抗癌、抗新冠药研发,促进民生福祉
近日,位于广东惠州的台湾韦泰公司拟投资治疗癌症和新冠肺炎BA2.4.5的药物研发中心及药厂项目正式启动。 投资治疗癌症和新冠肺炎BA2.4.5的药物研发中心及药厂项目的韦泰公司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了关于...
-
国家发改委:培育数字经济新业态 鼓励灵活就业
国家发展改革委表示,将开展数字经济新业态培育行动,在卫生健康、教育等领域培育新业态,实施灵活就业激励计划,降低灵活就业门槛,鼓励创新创业。 在卫生健康领域,探索推进互联网医疗医保首诊制和预约分诊...
-
部分实体书店在外卖平台上线 买书几十分钟内可送达
打开手机里的外卖平台App,搜索想找的书店,把想买的书加进“购物车”结算,几十分钟后,外卖小哥就会把书送到顾客手里。 疫情之下,实体书店面临着众多困难,但改变正在发生。近日,在北京、上海、成都等城市,...
区块链
-
5G与人工智能联合赋能 智迅链演绎区块链技术无限可能
作为当前最受关注的三大前沿技术,5G、人工智能、区块链无不吸引着全世界关注的目光。目前,5G和人工智能技术日趋成熟,商业应用不断落地,区块链技术也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层面,各种政策利好持续释放,巨大的市场...
-
广东省首个区块链融资担保项目落地
近日,广东粤财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下称“粤财控股”)首期区块链+供应链融资担保业务“粤链通”成功落地,这是广东省首个区块链融资担保项目,也是粤财控股与蚂蚁金服共建区块链实验室的首个落地成果。3月20日,在粤...
-
全球首个对标白银公有链生态BTR正式上线开启空投!
全球首个对标白银公有链生态BTR(比特白银),将在UTC:2020年2月29日正式上线。并在BTC链619,536区块高度时获取比特币UTXO快照,对全网比特币持币地址进行1比1空投和赠送SID权限。BTR主链上线后,用户只需把在UT...
频出实招精准服务实体经济 上半年交易所债市融资2.67万亿元
发布时间:2022/07/08 财经 浏览:146
今年以来,交易所债市融资品种不断创新,加大对科创、民营企业的融资支持力度;外资直接投资交易所债市落地,对外开放迈出重要一步;规则持续优化完善,推动交易所债市高质量发展。
今年上半年,沪深交易所债券融资总额达2.67万亿元。其中,公司债融资1.97万亿元,资产支持证券融资4950亿元,地方政府债券融资2042亿元。
“今年以来,在国内疫情反弹、经济发展面临挑战的复杂形势下,交易所债市充分发挥了对实体经济的融资支持功能。”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监管层面释放纾困民企的积极信号,并逐步指导交易所推出创新债券品种、降低交易所债券市场交易成本等重要举措。这使交易所债市在拓宽民企融资渠道、增强服务民营经济发展质效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上半年民企债券净融资缺口显著收窄。
交易所精准支持科技创新、低碳转型
上半年,交易所债市规则不断完善。1月份,沪深交易所出台交易新规及指引,完善债券二级市场制度建设;4月份,优化完善公司债券注册制配套制度;6月份,强化可转债交易监管;7月1日,完善可转债信息披露等业务规范。
此外,交易所品种不断推陈出新,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精准度和力度。5月20日,沪深交易所在前期试点基础上正式推出科技创新公司债券,旨在加强债券市场对科技创新领域的精准支持和资金直达。此后,国投集团、三峡集团、华鲁控股、江苏永钢等首批科创债在上交所成功发行,获得投资者追捧,多家公司发行成本突破历史新低。
6月2日,上交所修订特定品种债券指引,新增推出低碳转型债券、低碳转型挂钩债券品种,此后,华能集团、宝钢股份、华鲁集团发行了首批低碳转型/低碳转型挂钩公司债券。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上交所产业企业发行公司债券3875亿元,同比增长16%;绿色债券(含ABS)融资752亿元;科技创新债融资311亿元。
“科技创新公司债券重点支持高新技术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等领域的融资需求,低碳转型公司债券募集资金则用于符合国家低碳转型战略但未满足绿色债券发行要求的传统产业。此类创新债券品种的推出,有利于加强债券市场对科技创新、低碳转型等特定领域的精准支持和资金直达,改善民营企业融资环境,拓宽民营企业融资渠道。”明明表示。
多措并举增信降本支持民企债券融资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完善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机制。支持民营企业债券融资举措随即纷至沓来。
5月11日,交易所债券市场推出民营企业债券融资专项支持计划,为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提供增信支持等。5月27日,上交所完善知名成熟发行人名单,将更多符合条件的优质民营企业纳入其中,更好支持优质企业进行债券融资。与此同时,晶科科技、龙湖、碧桂园、美的置业、旭辉、新城等多家民企在民企债券融资专项支持计划助力下发行债券融资。
5月底,国务院印发的《扎实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提出,对民营企业债券融资交易费用能免尽免,进一步释放支持民营企业的信号。6月29日,证监会指导沪深交易所、中国结算暂免收取债券交易经手费、结算费和民营企业债券发行人服务费。费用减免政策实施后,交易所市场各业务环节均不收取民营企业债券有关费用,预计年均减免金额达1.6亿元。
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高级分析师于丽峰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证监会指导交易所减免民企债券融资交易费用,将有利于进一步降低民企债券融资成本,提高债券市场对于民企融资的支持力度。
在明明看来,解决民企债券融资难题还需继续丰富民企债券融资工具、优化融资服务机制,同时进一步发挥市场化增信作用,鼓励通过创设信用保护工具等方式增信支持有市场、有前景、有技术竞争力并符合国家战略政策方向的民企债券融资。
“解决民企融资难问题,未来仍需从健全市场机制、产品创新、丰富投资者结构等方面继续完善政策支持。”于丽峰表示,首先,健全债券市场体制机制建设,在完善信披制度和债券违约处置机制、加强投资者保护等方面,为优质民企发行人创造更好的制度基础;其次,继续通过产品创新推动新兴产业民企发行人债券融资,如扩大信用保护工具创设规模并提高市场流动性、推动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证券化等;最后,丰富投资者结构,引入和培育更多风险偏好较高的长期投资者。
拓宽外资入市渠道对外开放再进一步
6月30日,外资投资交易所债市正式实施。当日,中国银行(香港)有限公司、中国银行澳门分行依照《实施细则》在深交所市场顺利完成首批交易;中金公司和中国银行澳门分行在上交所市场完成首单交易。据介绍,当日市场运行平稳,形成了良好的示范带动效应。
“长期来看,外资购买公司债,有助于进一步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能够加强企业的信息披露和践约履信,还有助于塑造和提升企业的国际品牌形象。”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田利辉认为,外资投资交易所债市是我国资本市场国际化的重要事件。外资投资交易所债市,能够改善我国债券市场结构,优化市场的广度和深度,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外资的顺利入市也充分体现了我国经济韧性和企业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