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来者不惧”中线投篮挑战PK赛火热来袭!十万大奖引...
2025国际篮联女篮亚洲杯即将热血开战!7月9日,深圳街头一个特殊的车队,吸引了众人的眼光。伊利“来者不惧,投一球赢十万奖金”的横幅格外醒目。海报上的巨额奖金吸引了大批普通市民的关注。让即将于7月...
商业
-
民间资本融入抗癌、抗新冠药研发,促进民生福祉
近日,位于广东惠州的台湾韦泰公司拟投资治疗癌症和新冠肺炎BA2.4.5的药物研发中心及药厂项目正式启动。 投资治疗癌症和新冠肺炎BA2.4.5的药物研发中心及药厂项目的韦泰公司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了关于...
-
国家发改委:培育数字经济新业态 鼓励灵活就业
国家发展改革委表示,将开展数字经济新业态培育行动,在卫生健康、教育等领域培育新业态,实施灵活就业激励计划,降低灵活就业门槛,鼓励创新创业。 在卫生健康领域,探索推进互联网医疗医保首诊制和预约分诊...
-
部分实体书店在外卖平台上线 买书几十分钟内可送达
打开手机里的外卖平台App,搜索想找的书店,把想买的书加进“购物车”结算,几十分钟后,外卖小哥就会把书送到顾客手里。 疫情之下,实体书店面临着众多困难,但改变正在发生。近日,在北京、上海、成都等城市,...
区块链
-
5G与人工智能联合赋能 智迅链演绎区块链技术无限可能
作为当前最受关注的三大前沿技术,5G、人工智能、区块链无不吸引着全世界关注的目光。目前,5G和人工智能技术日趋成熟,商业应用不断落地,区块链技术也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层面,各种政策利好持续释放,巨大的市场...
-
广东省首个区块链融资担保项目落地
近日,广东粤财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下称“粤财控股”)首期区块链+供应链融资担保业务“粤链通”成功落地,这是广东省首个区块链融资担保项目,也是粤财控股与蚂蚁金服共建区块链实验室的首个落地成果。3月20日,在粤...
-
全球首个对标白银公有链生态BTR正式上线开启空投!
全球首个对标白银公有链生态BTR(比特白银),将在UTC:2020年2月29日正式上线。并在BTC链619,536区块高度时获取比特币UTXO快照,对全网比特币持币地址进行1比1空投和赠送SID权限。BTR主链上线后,用户只需把在UT...
碳中和债已发行21只 发行规模达235.5亿元
发布时间:2021/03/18 新闻 浏览:349
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聚焦碳减排的碳中和债券应运而生。《证券日报》记者根据数据统计显示,自2月7日以来截至3月16日,债券市场中共发行了21只碳中和债券(类型包括中期票据、公司债、资产支持证券),合计发行规模达235.5亿元,涉及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房地产业、金融业、采矿业。
今年2月7日,全国首批6只碳中和债券在银行间债券市场成功发行,合计发行规模64亿元。这是全球范围内首次以“碳中和”命名的贴标绿色债券产品。
“碳中和债是我国债券市场的一次创新,是对低碳产业和低碳项目建设的重要资金补充,为实现碳中和目标开辟了一个新的筹资渠道。”中国财政学会绩效管理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张依群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碳中和债具有周期长、利率低、专属性强、信誉度高等特点,可以有效解决低碳项目的收益低、融资难、成本高等问题制约,有助于节省绿色低碳项目融资成本,促进低碳产业加快发展。
从上述21只碳中和债券的募集资金用途看,有的资金将用于偿还前期绿色项目借款,有的直接投向低碳项目建设。
巨丰投顾投资顾问总监郭一鸣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碳中和债是绿色债券融资工具的一种,相较于其他普通绿色债券而言,碳中和债的资金用途更为聚焦,主要用于碳减排领域。如用于光伏、风电及水电等清洁能源类项目,也用于电气化的轨道交通等清洁交通类项目。这些领域对于实现碳中和目标有重要的助力作用,预计未来碳中和债券的发行规模将继续扩大。
根据国家开发银行公告,该行将于3月18日面向全球投资人发行首单碳中和专题“债券通”绿色金融债券,本期债券发行规模不超过200亿元,是目前全市场发行金额最大的专项用于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绿色债券,也是我国首单获得国际气候债券倡议组织(CBI)贴标认证的碳中和债券。债券所募资金将用于风电、光伏等碳减排项目。
张依群表示,上述碳中和债券发行得到CBI组织的贴标认证,增强了碳中和债的融资信誉度和社会影响力,既有利于债券发行提升债券融资的经济收益,也有利于增强绿色债券的正向引导提升碳中和债的社会效应,更有利于将中国推进碳中和、碳达峰的信心和责任传递给世界,引领世界绿色低碳发展。
郭一鸣表示,发行碳中和债有利于拓宽企业绿色项目的融资渠道。尤其是在支持碳市场发展壮大背景下,碳排放交易范围或将不断扩大。
张依群建议采取四大方面政策,加快推动我国碳金融市场发展。一是丰富碳金融市场的融资品种,推进票据、债券、证券、贷款、租赁等业务品种相互补充,以满足不同层次的碳减排资金需要;二是建立碳金融市场的财政扶持政策,通过减税、贴息、补贴等方式支持鼓励低碳产业和项目提高融资能力;三是完善鼓励碳金融市场优先发展的产业引导政策,运用土地、定价、采购和对高耗能的限制政策,引导企业向低碳绿色环保方向发展;四是制定具有行业特点的碳排放标准,建立碳品牌制度,通过行业的低碳标准示范引领碳金融市场去粗取精,向优质高效低碳产业行业倾斜。